2W1H 幫保單健康檢查

景氣轉差,不少人荷包縮水、緊縮消費,在生活安全感下降的同時,重新檢視保單更顯重要,檢視保單應視經濟能力狀況及自身需求來調整,可以採用「2W1H」原則檢視家庭保單。

When -規劃不同階段

所謂的「2W1H」,第一個W是「When」,依人生各階段檢視保單的保障範圍及保障金額是否足夠,若婚姻狀況、家庭成員、經濟狀況等改變,保障範圍及保障金額都要調整。

其中,若是初次買保險者,首重保障,建議先將壽險、醫療險等列為保險規劃重心;已有保險者,建議可加買保險或將原保單之保障提高。

What -檢視投保目的

第二個W是「What」,則看投保目的及自身需求,因保險規劃不但可滿足人生階段的每個需求,也可用於規避財務風險。

至於H則是「How」

檢視保障額度是否足夠及保險規劃是否得宜,可依「雙十原則」、「個人(家庭)狀況計算保額」、「理財金三角」來檢視。

雙十原則是壽險保障額度至少為年收入10倍,年繳保費則以不超過年收入十分之一為限;至 於「理財金三角」,則為人身保險費、理財投資及消費支出各占年收入的10%、30%及60%為最適用,即家庭年收入的六成做為日常生活支出,年收入三成來規劃人生短中長期的理財目標,例如:投資型保單、利變型年金、還本分紅保單或儲蓄險等,都可做為中長期的理財規劃;另外一成則是保障性的保險規劃。

失業率攀高,很多人丟了飯碗,不少企業員工被迫放起無薪假,收入頓時大減,在經濟狀況轉差,無法繼續負擔保費時,不少人只想到停繳保費或中途解約,但這樣並不划算,其實還有別的選項,例如向保險公司申請展期、減額繳清或保單貸款等方式來繳交保費等,以維持保單效益。

How -估算保障額度

不過,提醒,保單一旦辦理減額繳清或展期後,其附約保障將被取消,主約也將無法恢復以前的條件,因此須審慎考量喔。

若保單已購買多年且有足夠的保單價值準備金,可選擇以保價金墊繳保費,在墊繳期間,保單效力得以持續,等到財務狀況許可,保戶再將墊繳的保價金及利息補足即可。

另外,職業變更或家庭成員有增減、受益人或地址變更等,這類個人資料異動時,要立即通知保險公司,以免影響權益。

投資型保單,要每季檢視喔!

金融海嘯衝擊淡化,投資型保單銷售跟著回春。
投資型保單客戶應掌握檢視保單技巧,替基金投資組合去蕪存菁。

相較單純投資基金,投資型保單擁有「投資門檻低,用小錢就可以買到多檔基金」、「一年數次基金轉換免手續費」等優勢,有愈來愈多人透過投資型保單滿足
「保險保障」與「資產規劃」雙重需求。

不過,仍有不少人不清楚如何檢視投資型保單投資績效,也不怎麼用保險公司提供的優惠機制及服務平台規畫資產以節省費用成本並提升績效。

投資型保單重視長期投資,不宜過度頻繁檢視保單績效,可配合對帳單每季檢視投資績效即可。

檢視投資型保單績效可採取「循序漸進」方式,先觀察整體市場表現,例即參考市場大盤指數,評估基金績效時應瞭解整體市場情勢變化,掌握當前經濟局勢,比較持有的基金相較大盤表現是超前或落後;接著再檢視持有基金及同類型基金的表現差異。

如果持有基金長期績效表現不佳,投資人就應轉換持有其他績優標的;若連續數季表現都在同類型基金的前段班,代表保單投資表現相對優良且穩定。

定期檢視對帳單時也可配合本身風險屬性配置資產,原則為「分散投資風險」及「保持股債比重平衡」,避免單一市場或產業劇烈波動時,影響整體投資績效;且保戶可善用投資型保單一年至少四次的基金轉換免手續費優惠,適時做好資產配置。

財富的累積是靠管理!

所謂好好的學理財,就是管理錢財,在有限的資源做妥善的分配。
錢愈來愈不好用,四月要繳汽車牌照稅,五月要繳所得稅,聽說還有學校現在就要預繳學費,對收入沒有增加,支出卻不斷提高的升斗小民該如何是好,如果不死心還想要在股市撈一點,可能會輸更多。

左口袋向右口袋借錢也要還

就像台灣地王宏泰集團林堉璘說他們過去不怎麼會理財,每個月拿到薪水袋就要做好分配,把生活費、教育費、應付貸款、儲蓄的錢,分別放到不同的信封袋,支出都是有計劃有預算的,如果生活費超支動用到儲蓄的錢,以後是要補還回去的。

就好像是左口袋向右口袋借錢,雖然都是自己的錢也是要算清楚。

現代人對錢愈來愈沒有Fu,因為薪水直接入銀行戶頭,水電瓦斯費自動扣款,信用卡帳單都用ATM轉帳,小額支付用悠遊卡,摸到錢的機會真的不多,所以錢夠不夠用、有沒有結餘根本不知道,反正買東西都刷卡,這樣對錢都沒有概念怎麼會有錢。

想要管理好錢

第一就是建議不用信用卡,用銀行簽帳卡一樣可以刷,但是僅限於戶頭裡的錢,這樣就不會透支,如果無法控制自己花費的人,剪掉所有的信用卡就是踏出成功的第一步。

第二強迫自己存錢,精打細算聰明消費以前都說過了,就不再老生常談,養成習慣每月初先從薪水裡扣下一筆小錢,剩下的再去做分配,慢慢增加儲蓄的金額,再利用這筆錢去規劃投資。

第三仔細看看所有的帳單長什麼樣子,知道自己錢花到那裡去了。

電費單很有意思,它會和去年同期比較,如果用電省一點,可享有基本折扣和競賽折扣,少繳一些電費。

現在開源不易更要節流,魔鬼藏在細節裡,浪費都在無形中,如果記帳可以變有錢,要不要去試看看。

旅平險 聰明投保撇步分享

每次到旅遊旺季,以天數計算、保費低廉的旅遊平安險,已經成為國人出國旅遊必會投保的保險,但內容保障不盡相同,最好根據旅行天數、目的選擇保障內容最適的旅平險喔。

旅行平安險不單只有在旅行途中搭乘交通工具時的安全保障,還包含了旅行期間可能的突發疾病、意外受傷、住院,或是行李遺失、班機延誤等等,其實都可以透過旅平險附加的實支實付旅行傷害醫療給付、海外疾病住院、急診、門診醫療保險及旅行不便險等,讓自己擁有最完整的旅遊保障規劃!

而若旅行前往歐洲、美國、日本等醫療費用相對較高的國家,可將旅平險的額度提高,以防龐大的醫療開銷。

旅行社投保的「旅行業責任險」,大多選擇保額最低意外死亡200萬元、傷害醫療3萬元的陽春保障。

信用卡刷卡所取得的旅平險,依照卡別的不同,保額從幾百萬元至上億元都有,但僅保障持卡人本人、且大多不含旅遊不便險等其他保障,您仍須和銀行業者確認保障細節,以避免發生意外時無法獲得理賠。

另外自助旅行蔚為風潮,相較於跟團旅遊,背包客所面對的旅遊風險更高,除了最基本的旅平險外,建議背包客可依據前往旅遊地區的安全性,考慮保額的高低,以強化個人保障。

背包客最怕在旅行時碰上行李延誤或遺失、證件遺失、班機延滯或取消等突發狀況。因此,在投保旅平險時,除了基本的意外死亡及傷害醫療外,海外突發疾病險、旅遊不便險,以及海外急難救助等保障內容同樣需納入保障規劃。

旅行平安險是短期針對旅行提供的保障,在保障的額度和條件或旅行天數都有所
限制,您可檢視個人原有的個人險內容,以及考量該次旅行的需求來挑選旅平險。

若本身在國內已有購買保險,在出國前可向自身的保險公司詢問是否有海外急難救助服務以及其服務內容,以確保海外發生緊急意外或疾病時能有最即時的醫療救護。

買保單 記得先重醫療、後癌症

癌症已連續成為國人10十大死因之首,且根據衛生署統計,國內民眾每100個人就有28人死於癌症,癌症除了高致死率,衍生的高額醫療費用也會造成經濟負擔,若預算有限,先把醫療險保障買足後,最好加保癌症險。

國人最新十大死因依序為癌症、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肺炎、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高血壓疾病和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其中7項跟慢性疾病有關。

癌症已長期為10大死因的第一名,但是投保健康險時,不應只購買癌症險,
而是要先投保足額的終身醫療與實支實付醫療當基本配備。

癌症險雖可提高癌症醫療保障,但畢竟是為強化癌症治療而設計的商品,僅理賠治療癌症的醫療行為,不像醫療險的保障較全面,所以如果預算有限,建議先把醫療險的保障買足,之後再加保癌症險。

重大疾病險或特定傷病險,也是預防10大死心疾病的必保險種。
像傳統重大疾病險給付範圍,就包括心肌梗塞、冠狀動脈繞道手術、腦中風、重大器官移植手術、癌症、慢性腎衰竭、癱瘓等7項重大疾病。

國人罹患其他特定傷病的比率日漸提升,因此現在也衍生出「特定傷病險」,除重大疾病的7項保障,市面保單以20多項疾病的保障最常見。

無論重大疾病險或特定傷病險,保障的項目都是參考國人10大死因的疾病設計,且有些也包含癌症保障,保險金多屬於「一次給付」,可先添購喔。

至於癌症險,市面商品多是在保戶確定罹癌後,先給付一筆初次罹癌保險金,然後再依因治療癌症的各項內容,例如住院、療養、手術、化療及放射線治療等實際醫療行為,額外給付定額保險金。

另一種則是一次給付型的癌症險,罹患癌症立即給付一筆理賠金,契約即終止。

若預算足夠,可視經濟能力加保,分散罹癌風險。

有任何保險規劃問題,都可以跟我討論喔!

做保險創造未來

你的未來會怎樣,沒有人能夠預測,
要知道未來不是預測出來的,而是你自己創造出來的,未來就在你自己手上。

「人生一遭,只不過是此生和來世一瞬間的光陰罷了,
永遠沒有第二次重來的機會。」

既然如此,何不在短暫的人生畫卷上寫下絢麗的一筆呢?
既然已加入保險行業,為什麼不為自己規劃一下,立志成為一名成功的業務員,
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書寫屬於自己的未來呢?

請記住,你的未來由你自己創造!

兩個孩子請求上帝看一下屬於他們自己的未來。
上帝便帶他們到了一個地方,那裡異常富足和美好,孩子們很高興。

隨著歲月的流逝,兩個孩子都成了老人,當他們再次來到上帝面前,
一個孩子說:「我的生活雖然美好,但怎麼還是沒有那時看到的完美呢?」
另一個孩子則滿腹委屈:「上帝啊,您為什麼要欺騙我呢?我的生活貧苦,
一生顛沛流離,跟您展示給我的完全是兩個世界啊!」

聽完他們的訴說,上帝笑了:「我的孩子呀!我給予每人都是一個美好的未來,
但這個未來也要靠你自己去創造啊。」

自我定位決定未來

創造未來

1.自我定位 2. 確立夢想、訂立目標 3. 腳踏實地的行動

首先請你拿出一支筆與一張紙,認真思考以下問題,然後將你的答案寫下來。

你為何要加入保險行業?
保險行銷是你感興趣的行業嗎?
對於保險行銷,你把它看作一份工作?一種職業?還是一份屬於自己的事業?
你是否已經下定決心要為保險行銷事業奮鬥終身?
你有沒有誓言要追求成功的行銷生涯?
支持你要有所成就的根本動力是什麼?
再獲得成功的同時,你將如何活的更有意義?
你所寫下的每個答案便是你對自己的定位,不同的定位反映出不同的思想境界,
而境界的高低將決定你在行業的未來。就像張雨生在歌裡唱的那樣:
「我知道我的未來不是夢,我認真的過每一分鐘。」

業績斐然的業務員都是先從自我定位開始。接著才一步步遵照自己的計畫,
毫不遲疑、懈怠地塑造他們的未來。

因此尋求準確的自我定位是你在行業成就自我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
自我定位不準確,後續的一切行為都將缺乏持續的動力。

  1. 自我定位
  2. 學習意願
  3. 專業技能
  4. 展業模式
  5. 目標市場
  6. 服務品質
  7. 綜合能力
  8. 績效經營

一位記者採訪三個建築工人時,問了他們同樣的問題:「你在做什麼?」

第一個工人回答:「我正在砌一堵牆。」
第二個回答:「我正在蓋一棟房子。」
第三個回答:「我正在為人們建造漂亮的家園。」

若干年後,當記者再次找到他們時,萬分驚奇地發現:
當年的第一個工人現在還是一個普通的工人,仍然像以前一樣在砌牆;
而在施工現場拿著圖紙的設計師竟然是當年的第二個工人;
至於第三個工人,他現在成了一家房地產公司的老闆,前兩個工人正在為他工作。

利變型年金 攢老本好幫手

退休金也能輕鬆存喔!

利變型年金是指在累積期間內,依保險公司每期宣告利率計算年金保單帳戶價值的
保單,當宣告利率愈高,保單價值準備金累積也會愈快。

利變型年金的特色是可讓資產穩健增長,且因保證給付年金,
被保險人可以活到老、領到老,老年生活不會出現保險金縮水的疑慮。

利變型年金的保費最低1萬元、最高3,000萬元,投保年齡則從零到70歲,
適合風險承受度較低、追求穩健獲利的民眾。

利變型年金的好處則包括可強迫儲蓄、提前累積退休金;
如果投保人出現短期資金需求,資金也可保有高靈活度。

高資產、高所得者,可透過利變型年金合理節稅;
講求資金穩定性的族群則適合透過購買利變型年金,當做退休金規劃。
至於高年齡層、因身體狀況而無法投保壽險的族群,也可考慮購買利變型年金。

利率變動型年金保險的投保利益,主要可分年金保單帳戶價值的累積期間,
及年金的給付期間。

累積期間內,利變型年金是依宣告利率計算保單帳戶價值;
宣告利率是依利變年金的可運用資金的投資組合收益,扣除相關費用,
並參考當時市場利率水準訂定,且不得為負數,
被保險人可於保險公司網站上,得知每月公布的宣告利率。

投保利變年金的保戶,將投入保費扣除附加費用後,便可依投保當月的宣告利率,
以日單利年複利的方式,計算當年度的保單帳戶價值。

若被保險人於累積期間內身故,則保險公司會依當時年金保單帳戶價值,
返還給身故的受益人;但年金累積期間不得低於十年。

至於年金給付期間收益,則是依年金給付開始日,依當時的年金帳戶價值扣除
保單借款及其應付利息後,按當時預定利率及年金生命表計算每期給付年金金額,
讓被保險人活到老、領到老。

如果被保險人於保證期間(即自年金給付日起保證給付年金的期間)內身故,
保險公司仍會按年金金額給付年金給身故受益人;但若保證期間屆滿,
被保險人於保證期間過後才身故,則契約效力會終止。

利率變動型年金保險,特色是繳費彈性,且附加費用率可能為零,
即投入的保費有可能不必扣除任何附加費用,就直接按宣告利率計算帳戶價值。

但購買利變型年金後,解約時可能有解約費用率,若於第二年以後解約,
則可能降為零;所謂解約費用率,即在第一保單年度內,如保戶有資金運用的需求,而需提領保價或解約時,則按提領金額的一定比率(例如0.5%)收取解約費用。

一般來說,自第二年保單年度起,就不需再收取任何解約費用,
屆時被保險人的資金,將能更靈活運用。

利變型年金的宣告利率可能隨經濟環境波動,保險公司不負保證最低宣告利率的
責任;宣告利率並非固定利率,會隨保險公司定期宣告的數據而改變,
宣告利率的下限可能因市場利率偏低,導致沒有最低保證。

此外,若被保險人在累積期間身故,身故受益人所領取的帳戶價值算是
保單價值準備金返還,不算在壽險保障的身故給付,
因此無法享有壽險給付的稅賦優惠,即受益人所領取的帳戶價值仍需課稅。

保單檢視

一般人會隨著身材、潮流的演變添置新裝。保險亦同!

有保險不代表零風險,適時調整保額和險種,檢視保單有助溫故知新、
了解投保內容與新商品資訊,認清楚保費效益何在,可說是一舉數得。

若想做保單檢視,請跟我聯繫。

保單檢視的好處

1.檢視前-未考慮足夠保額

檢視後-使保障符合實際需求
<每個人一生都是起起落落,隨著成長~求學~立業~結婚~生子等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經濟條件和保障需求,需要做保單體檢>

2.檢視前-不清楚投保動機與需求

檢視後-改進人情保的缺失<在親朋好友的勸說下,購買了不合適的保單,需要進行調整>

3.檢視前-一輩子打算只用這張保單

檢視後-淘汰萬年保單<一成不變的保單謂之"萬年保單",脫離時代潮流,需要隨時關心與更新>

4.檢視前-有錢拿回就好,意外.生病等風險通通不管

檢視後-提供完整的保障< 如終身險,養老險.意外險.醫療險.重大疾病險等, 透過檢視,不足之處一目瞭然>

5.檢視前-沒有合適的商品,隨便買一張

檢視後-獲得新商品資訊< 保險業者推出更新.更符合需求的商品,有利補強保單>

6.檢視前-低調投保,未將保險計畫分享他人

檢視後-整合家庭保單< 彙總全家人保單,避免重複購買,發生事故時, 受益人也可及時申請理賠>

7.檢視前-懶的看保單條款與內容

檢視後-瞭解本身權益< 再複習一次保單附加價值>

8.檢視前-要保書填寫不夠謹慎,換工作.搬家等也未主動告知壽險顧問

檢視後-修正基本資料< 如職業.要保人.受益人的變更等.與日後理賠息息相關>

退休理財保險 3點不漏

因應高齡化社會浪潮侵襲,民眾於選擇退休理財的保險商品應考慮「保障增值」、「對抗通膨」、「安心保本」三大面向,才能真正累積財富、達成樂活退休之目標。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在家庭收支調查報告中指出,2012年台灣65歲以上老人,有44.7%的老人全年可支配所得低於新台幣27萬元,比30~39歲的11%、40~45歲的12.7%高出許多,顯示國內老年貧窮化的問題日益嚴重,而高齡者又是醫療保健等消費支出最高的族群,趁年輕準備退休規畫,已經是現代人刻不容緩的事。

經建會也針對2006~2011年各國實際退休年齡進行比較,台灣男性退休年齡為61.9歲,女性為59.3歲,比南韓、日本、美國、英國都年輕,僅比法國略高一些,但實際上,許多勞工都是被迫提早退休,在物價、油電雙漲的現今社會中,部分勞工領取的退休金根本無法支應未來10~20年的退休生活。

為自己規劃一個無憂的未來,是當下需要馬上進行的重要事。
對於規劃的方式與工具,想更多了解,請跟我聯繫,我有好方法可推薦,當可完美解決此問題。

提升財商從「小」開始

很多人都說:等我有錢再投資吧。
但是萬丈高樓平地起,一步一腳印,未來才能有甜美的果實。

提升財商,從「小」開始

「時間就是金錢」是我們從小聽到大的至理名言,
但是大部分的人這輩子就僅止於聽過,從沒有深刻的感受過。
可想而知,財富當然也就離這些「知道但感受不到」的人們愈來愈遠。

要明確感受到「時間就是金錢」的道理,甚至說,時間影響金錢的威力,
投資理財是一個好方法,只是「人人有機會,卻各個沒把握」。
有機會是在於錢不需要很多,而沒把握則是因為人的一生有限,
時間可能不夠多,所以提升財務智商,最好從「年輕」、「投資金額少」開始。

年輕人常會認為,「等收入較多時」或「等手頭較寬裕時」再開始學習投資理財,但往往這一等,時間就這樣給等了過去,致富的契機就這樣錯過了,真的很可惜。因 為錢多少並不是關鍵,而是你(妳)有沒有養成「讓錢賺錢的習慣」。

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曾說:「開始存錢並及早投資,是最值得養成的
好習慣」,當好習慣從「小」養成,這輩子要有富足的生活就不會太難。

行政院主計處之前公佈月收入不到3萬元的受雇者有359.7萬人,
佔總受雇者約4成5,而月收入不到2萬元的則有103.8萬人。

不過,需注意的是,根據一 家人力資源顧問公司調查指出,
已有iPhone的人當中,約88%每月實領薪資低於3萬元。
也就是說,即使一支手機價格超過半個月薪水,部分「窮忙族」仍然趨之若鶩。

10 年前,我曾試著提醒許多身邊的朋友們,告訴他(她)們,
不論如何每月薪資只要一入帳就先把需要儲蓄與投資的部分扣除,
然後再想支出的部分,這樣能確保我們 自己未來的生活過得更好。

當時有人回應說:「為什麼要犧牲目前的享受來換取未來的不確定」,
也有人表示:「我一輩子就打算一個人過,不需要想太多」等等, 但時至今日,
很明顯的可以看得出,財務有規劃與沒規劃之間的差距真的很大。
而那位抱定終身不娶的朋友,目前不但有老婆,連小孩都出生了。

王永慶曾說:「賺一塊錢不是賺;省一塊才是賺」,
你(妳)所存下的每一塊錢都是將來達成財務自由的基礎。

花幾十塊和省幾十塊剛開始不會有太大的差別,但時間長了,
所產生的貧富差距就會相當的懸殊。看看陳樹菊阿嬤,僅靠賣菜微薄的利潤,
20年都能捐款千萬元,對於從「小」開始,還有什麼好懷疑的呢?

投資理財沒有什麼困難,就是「正確觀念+持續執行」而已。
愈早開始,透過時間所產生的複利效果就愈強大,達成千萬財富所需的投資金額
就可以愈小,並且成功機率愈高。請好好把握時間,現在就開始提升財商,
學習如何打造自己的小金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