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端午節的習俗

龍舟節是在農曆的五月五日,在中國也叫做端午節。
在此為端午節的習俗整理給您參考。

端午節習俗-
端午節又稱「天中節」,因五月以後,天氣漸漸炎熱,因此蚊虫蒼蠅孳生,
傳染病很容易發生,所以古人稱五月為「惡月」或「百毒月」。
而到了端午節時陽光最為熾熱,百毒齊出。

古人就用天中五瑞–五種植物: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山丹來去除各種毒害,可以說是中國古代的衛生節。 端午節,因家家戶戶懸掛菖蒲避邪,
故又稱「蒲節」。

端午節的相關習俗:

(一)包粽子:
源起屈原投江,民眾怕屈原的屍體被魚、蝦吃掉,
所以用竹筒裝好米食投入江中,後來演變成用竹籜、
竹葉包好投入江裡餵魚、蝦。進而衍化成端午吃粽子的風俗。

(二)喝雄黃:
端午節後各種蟲類,開始活躍起來,瘟疫漸多,雄黃具有消除疫病的功用;
也是因白蛇傳的故事,所以民眾則起 而彷效,希望有去邪的功能。

(三)掛艾草、菖蒲、榕枝:
通常將艾、榕、菖蒲用紅紙綁成一束,然後插或懸在門上。
因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且因為生長的季節和外形被視為感「百陰之氣」, 葉片呈劍型,插在門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們稱它為「水劍」,
後來的風俗則引伸為「蒲劍」,可以斬千邪。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藥草,插在門口,可使身體健康。
有關艾草可以驅邪的傳說已經流傳很久,主要是它具備醫藥的功能而來。

(四)佩戴香包:
香包是一種吉祥的避邪物,用各種顏色的綢布做成囊狀,裡面放置香料,
便是香包。以前縫製香包是一項很重要的女紅,年輕的女孩子都要會縫。
現在不論是商店或街上都能看到各種不同造型的香包在販賣,每逢端午,
各地都可見民眾在販賣香包的攤位上選購各式香包,都令人愛不釋手。

(五)划龍舟:
時至今天,龍舟競賽已成為端午節最受歡迎的民俗活動。精彩刺激的比賽,
亦吸引許多民眾在岸邊觀賞,為選手加油。在划龍舟愈來愈受重視之下,
已成為鍛鍊體力及團隊精神的運動,而觀賞龍舟競賽,
也成了全家大小調劑身心的最佳休閒活動。

最後, 提醒您粽子吃太多會不消化唷,適量就好喔~^^

新年好!

新年快樂!

中國人過新年是指過農曆新年,
為了要和陽曆新年有所區別,把農曆新年稱為春節,
在中國人的習俗中,春節是我們最重視的一個節日。

傳說「年」是一隻怪獸,「過年」就是要把這隻怪獸趕走,
所以在除夕夜裡要放鞭炮來驅逐它。

在這充滿喜氣的日子,獻上我滿滿的祝福~

祝福新的一年財源滾滾,福氣滿滿!

聖誕節快樂!

聖誕快樂!

明天是令人愉悅的日子~這裡獻上我最大的祝福

聖誕節這天,天下一家世界大同的理想,只有以和平與仁愛的言行達成。

寄贈聖誕卡,除表示慶賀聖誕的喜樂外,就是向親友祝福,以表懷念之情。

在此祝福你 聖誕快樂~ 天冷記得要保暖喔!

保單檢視

一般人會隨著身材、潮流的演變添置新裝。保險亦同!

有保險不代表零風險,適時調整保額和險種,檢視保單有助溫故知新、
了解投保內容與新商品資訊,認清楚保費效益何在,可說是一舉數得。

若想做保單檢視,請跟我聯繫。

保單檢視的好處

1.檢視前-未考慮足夠保額

檢視後-使保障符合實際需求
<每個人一生都是起起落落,隨著成長~求學~立業~結婚~生子等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經濟條件和保障需求,需要做保單體檢>

2.檢視前-不清楚投保動機與需求

檢視後-改進人情保的缺失<在親朋好友的勸說下,購買了不合適的保單,需要進行調整>

3.檢視前-一輩子打算只用這張保單

檢視後-淘汰萬年保單<一成不變的保單謂之"萬年保單",脫離時代潮流,需要隨時關心與更新>

4.檢視前-有錢拿回就好,意外.生病等風險通通不管

檢視後-提供完整的保障< 如終身險,養老險.意外險.醫療險.重大疾病險等, 透過檢視,不足之處一目瞭然>

5.檢視前-沒有合適的商品,隨便買一張

檢視後-獲得新商品資訊< 保險業者推出更新.更符合需求的商品,有利補強保單>

6.檢視前-低調投保,未將保險計畫分享他人

檢視後-整合家庭保單< 彙總全家人保單,避免重複購買,發生事故時, 受益人也可及時申請理賠>

7.檢視前-懶的看保單條款與內容

檢視後-瞭解本身權益< 再複習一次保單附加價值>

8.檢視前-要保書填寫不夠謹慎,換工作.搬家等也未主動告知壽險顧問

檢視後-修正基本資料< 如職業.要保人.受益人的變更等.與日後理賠息息相關>

退休理財保險 3點不漏

因應高齡化社會浪潮侵襲,民眾於選擇退休理財的保險商品應考慮「保障增值」、「對抗通膨」、「安心保本」三大面向,才能真正累積財富、達成樂活退休之目標。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在家庭收支調查報告中指出,2012年台灣65歲以上老人,有44.7%的老人全年可支配所得低於新台幣27萬元,比30~39歲的11%、40~45歲的12.7%高出許多,顯示國內老年貧窮化的問題日益嚴重,而高齡者又是醫療保健等消費支出最高的族群,趁年輕準備退休規畫,已經是現代人刻不容緩的事。

經建會也針對2006~2011年各國實際退休年齡進行比較,台灣男性退休年齡為61.9歲,女性為59.3歲,比南韓、日本、美國、英國都年輕,僅比法國略高一些,但實際上,許多勞工都是被迫提早退休,在物價、油電雙漲的現今社會中,部分勞工領取的退休金根本無法支應未來10~20年的退休生活。

為自己規劃一個無憂的未來,是當下需要馬上進行的重要事。
對於規劃的方式與工具,想更多了解,請跟我聯繫,我有好方法可推薦,當可完美解決此問題。

提升財商從「小」開始

很多人都說:等我有錢再投資吧。
但是萬丈高樓平地起,一步一腳印,未來才能有甜美的果實。

提升財商,從「小」開始

「時間就是金錢」是我們從小聽到大的至理名言,
但是大部分的人這輩子就僅止於聽過,從沒有深刻的感受過。
可想而知,財富當然也就離這些「知道但感受不到」的人們愈來愈遠。

要明確感受到「時間就是金錢」的道理,甚至說,時間影響金錢的威力,
投資理財是一個好方法,只是「人人有機會,卻各個沒把握」。
有機會是在於錢不需要很多,而沒把握則是因為人的一生有限,
時間可能不夠多,所以提升財務智商,最好從「年輕」、「投資金額少」開始。

年輕人常會認為,「等收入較多時」或「等手頭較寬裕時」再開始學習投資理財,但往往這一等,時間就這樣給等了過去,致富的契機就這樣錯過了,真的很可惜。因 為錢多少並不是關鍵,而是你(妳)有沒有養成「讓錢賺錢的習慣」。

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曾說:「開始存錢並及早投資,是最值得養成的
好習慣」,當好習慣從「小」養成,這輩子要有富足的生活就不會太難。

行政院主計處之前公佈月收入不到3萬元的受雇者有359.7萬人,
佔總受雇者約4成5,而月收入不到2萬元的則有103.8萬人。

不過,需注意的是,根據一 家人力資源顧問公司調查指出,
已有iPhone的人當中,約88%每月實領薪資低於3萬元。
也就是說,即使一支手機價格超過半個月薪水,部分「窮忙族」仍然趨之若鶩。

10 年前,我曾試著提醒許多身邊的朋友們,告訴他(她)們,
不論如何每月薪資只要一入帳就先把需要儲蓄與投資的部分扣除,
然後再想支出的部分,這樣能確保我們 自己未來的生活過得更好。

當時有人回應說:「為什麼要犧牲目前的享受來換取未來的不確定」,
也有人表示:「我一輩子就打算一個人過,不需要想太多」等等, 但時至今日,
很明顯的可以看得出,財務有規劃與沒規劃之間的差距真的很大。
而那位抱定終身不娶的朋友,目前不但有老婆,連小孩都出生了。

王永慶曾說:「賺一塊錢不是賺;省一塊才是賺」,
你(妳)所存下的每一塊錢都是將來達成財務自由的基礎。

花幾十塊和省幾十塊剛開始不會有太大的差別,但時間長了,
所產生的貧富差距就會相當的懸殊。看看陳樹菊阿嬤,僅靠賣菜微薄的利潤,
20年都能捐款千萬元,對於從「小」開始,還有什麼好懷疑的呢?

投資理財沒有什麼困難,就是「正確觀念+持續執行」而已。
愈早開始,透過時間所產生的複利效果就愈強大,達成千萬財富所需的投資金額
就可以愈小,並且成功機率愈高。請好好把握時間,現在就開始提升財商,
學習如何打造自己的小金庫吧!

旅遊必備的旅行平安險

除了在家或工作,出外旅遊是大多數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享受。
但是世事難料,做好萬全準備,才能快快樂樂出遊,平平安安回家。

旅遊必備的旅行平安險

炎炎夏日,正是旅遊的好季節,很多朋友都常於出國旅遊時在機場臨櫃買
旅行平安險或是找身旁的保險服務人員辦理。

只是同樣是旅遊,在國內旅遊想買旅行平安險的人卻相對少,
竟然國內國外兩樣情。

風險的存在是不分國內外的,且究竟何時會遇到,也無人可以預料。
達賴喇嘛曾言:『意外和明天,不知哪個會先到』。

近來國道走山的意外事故、遊覽車翻覆事故、夏季少年溺水的新聞,
每每要在意外事故發生之後,才會讓我們有所警覺。

旅行平安險到底有哪些保障?我們可以用簡單的人、事、物來作分類:

人:意外身故或殘廢、意外傷害醫療﹝實支實付﹞、海外突發疾病醫療﹝實支實付﹞、海外突發疾病門診。

事:班機延誤、個人責任所造成他人的損失或傷害、搭乘之班機被劫機。

物:行李延誤、行李遺失。

以上是市面一般常見的旅行平安險之保障,
{暱稱}可依自身之需求選擇保障,一般國內旅遊的話僅能投保
『意外身故或殘廢』與『意外傷害醫療﹝實支實付﹞;
國外旅遊方能附加其他之保障。

投保的管道也相當多,除了機場臨櫃之外,多數保險公司亦提供線上試算保費與
投保。當然,跟保險業務員投保亦可。而為了迎接盛夏旅遊季節,
部份保險公司甚至還推出簽約式的旅遊平安險,強調簽約不用花費,
費率亦僅有個人費率之七或八折來搶攻市場。

『小動作,保平安』

我 們一定都希望能快樂出門,平安回家;萬一真的不幸出了點事,
至於也不會造成二次傷害﹝龐大的醫療支出或是生前的未完的經濟責任﹞,
其實只要在每次出差或旅 遊﹝不分國內外﹞前記得為自己或家人投保旅遊平安
保險,一個小動作便可為人身財產安全多一份保障,更多了一份安心的力量。

知道什麼是綜合所得稅嗎?

報稅季節又要來臨啦,個人綜合所得稅都是在每年的5/1~5/31開始申報(或依法展延結算申報截止日),先填寫結算申報書,向國稅局申報上一個年度的綜合所得稅。

申報前要先計算應該繳納的稅款,並利用下列繳稅方式繳納稅款後,再向國稅局辦理申報喔!

(1) 現金繳稅:

1.代收稅款 金融機構 繳稅 (郵局不代收) :請 至財政部稅務入口網【https://www.etax.nat.gov.tw】自行登錄列印附有條碼之繳款書,或至稽徵機關索取並填妥自行繳納稅額繳款書, 向代收稅款 金融機構 繳納稅款後,將繳款書證明聯附於申報書,辦理申報。

2. 便利商店繳稅:應繳納稅額 2 萬元以下者,於繳納期間內,可至財政部稅務入口網 (https://www.etax.nat.gov.tw) 自行登錄列印附條碼之繳款書,向統一( 7-11 )、全家、萊爾富、來來 (OK) 等便利商店繳納後,將 繳款書證明聯附於綜合所得稅申報書,辦理申報 。

(2) 繳稅取款委託書繳稅:

利 用納稅義務人、配偶、申報受扶養親屬在郵局之存簿儲金、劃撥儲金或金融機構(包括銀行、信用合作社、農會信用部等)之支票存款、活期存款、活期儲蓄存款、 綜合存款或在外商銀行開立之新臺幣存款帳戶辦理,請依式填寫繳稅取款委託書(非金融機構取款條)並蓋妥存款印鑑章 (如原存款簽名者請簽名) ,以法定結算申報截止日( 5 月 31 日 )或依法展延結算申報截止日為提款日,並預留存款以備提兌。

但如果是採用網際網路申報,僅限於以納稅義務人或配偶之金融機構或郵局存款帳戶委託轉帳繳納稅款。採用網際網路或二維條碼申報的話,就不用填寫繳款書及繳稅取款委託書喔。

(3) 自動櫃員機繳稅:

於申報期間內可利用金融機構或郵局貼有「跨行:提款+轉帳+繳稅」標籤之自動櫃員機繳納,免填繳款書,但應將自動櫃員機轉帳繳納交易明細表附於綜合所得稅申報書,辦理申報。

(4)票據( 請先向金融機構辦妥票據交換手續 ) :

請至財政部稅務入口網【https://www.etax.nat.gov.tw】 自行登錄列印附有條碼之繳款書,或至稽徵機關索取並填妥自行繳納稅額繳款書 ,併同票 據 向金融機構辦理票據交換 (票據正面受款人處請填註「限繳稅款」,且發票日應未逾申報期限;又票據發票人如非納稅義務人時,您應該要於票據背面背書) , 於申報時應檢附已向金融機構提出票據交換的繳款書證明聯。

(5) 信用卡繳稅:

1. 限以本人或 配偶名義持有之信用卡(僅能使用 1 張信用卡)辦理,透過電話語音( 4121111 或 4126666 ,電話號碼 6 碼 地區者為 411111 或 416666 ,服務代碼 166# )或網際網路(https://paytax.nat.gov.tw) 輸入持卡人信用卡卡號及有效期限、身分證統一編號、應自繳稅額,取得發卡機構核發之授權號碼 後, 人工申報案件將授權號碼填載於結算申報書、二維條碼申報案件則依申報軟體作業鍵入適當欄位, 免填寫繳款書; 網際網路申報案件經由報稅網站檢核已取得的授權資料或線上取得授權。

2. 如透過電話語音或網際網路無法取得授權時,得於 營業時間內 逕洽發卡機構以人工授權方式取得授權號碼 。取得授權後,即完成以信用卡繳稅作業,如繳稅金額或納稅義務人有變動,可以在法定結算申報截止日( 5 月 31 日 )或依法展延結算申報截止日前,於營業時間內向發卡機構申請取消授權,並於次一營業日透過 電話語音或網際網路查詢確認授權已取消 ;

只有本人在法定結算申報截止日( 5 月 31 日 )或依法展延結算申報截止日前,仍可以再次申請授權以信用卡繳稅。如無法重新取得授權,請您改以其他方式繳納稅款。 本項繳稅方式手續費是自行負擔,收費標準請洽各發卡銀行。

(6) 晶片金融卡繳稅:

可利用本人或他人參與晶片金融卡繳稅作業金融機構所核發的晶片金融卡,安裝讀卡機(與自然人憑證讀卡機同),透過綜合所得稅結算電子申報繳稅系統離線登錄版程式或至網路繳稅服務網站 (https://paytax.nat.gov.tw) 即時轉帳繳稅。

申報分期繳納稅款適用條件及申請方式:

綜合所得稅納稅義務人(含合併辦理結算申報之配偶)於應納稅款繳納期間屆滿之日前一年內,有依就業保險法領取失業給付或依就業保險法領取職業訓練生活津貼或依內政部訂定「工作所得補助方案」領取工作所得補助金。

或依內政部訂定「馬上關懷急難救助作業要點」領取關懷救助金或無薪休假日占當月
原應工作日二分之一以上之月份達 2 個月或因其他因素致發生財務困難,不能於繳納
期間內一次繳清綜合所得稅應納稅款,經查明屬實;其應納稅款在新臺幣一百萬元以上者,並應聲明同意提供相當擔 保等情形之一者。

可 於法定結算申報期間( 每年 5 月 1 日至 5 月 31 日)內,檢附申請書及相關證明
文件,具體敍明無法一次繳清稅款之原因及聲明同意加計利息,如有應退稅款時,
並同意抵繳分期應納稅款,向戶籍所在地國稅局所 屬分局、稽徵所或服務處提出申請;每筆稅款並以申請 1 次為限。

資訊來源:財政部稅務入口網

醫療保險的迷思

以下是大家對醫療保險可能抱持的幾個錯誤迷思,試試看你了解多少:

1.投保後,健康出問題就可獲理賠?

首先,要看保的險種。推出的醫療險種可分為住院醫療險、重大疾病險、
防癌險三類。尤其住院醫療險已成為市場主流產品。

但如果你保的是「住院」醫療險,則只有當你因疾病住院,保險才會給付相關費用。

例如,如果買的是住院醫療險。不幸得了癌症,要做化療時,醫院只通知作化療時,
坐在椅子吊一劑需六萬元的藥,吊完就回家。

因未住院,即無法申請保險給付,此 時得趕緊跟醫師商量,要求住院。
同理,防癌險限於投保人因癌症而造成的醫療費用,且原位癌或零期癌不賠;
重大疾病險則僅限於保單中所規定的幾種疾病,而非 保所有病症。

另外,常有人會叮嚀親戚朋友,投保後三個月內,不要去做任何健康檢查。
這是因為保單契約成立後,一般會有所謂的「等待期」,通常是30~90天。

投保後,如果在等待期內健康出狀況,保險業者不需理賠。但即使撐過等待期,
健康才出狀況,也不見得一定可獲理賠,因有可能原本是屬保險不保的項目。
例如,經醫生確診是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心臟病),也得自認倒楣,保險並不賠。「醫療險有所謂的除外責任」。

2.投保前如經醫師確診已知有什麼病,最好別說,以免日後發病,保險不賠?

如果這麼做,吃虧的將是自己。
因為保險公司只對保險契約成立後,才發生的疾病理賠。

過去一種常見的理賠糾紛,即是投保人未誠實告知投保前有何疾病(既往症),
誤以為只要不說,就可獲理賠,殊不知保險公司只要向醫院調病歷,
就可查出你在投保 前是否就有某種病症。因此對於投保時必須填寫的要保書,
一定要自己填寫,以免因一時遺漏重要告知事項,造成日後無法理賠的遺憾。

另一方面,有時保險公司針對既往症,可能採增加保費就含在保險項目,
或隔一段時間後才發病,就可獲理賠的處理方法,不見得有既往症就無法獲理賠。

但如不誠實告知有何既往症,日後發生問題,就一定不賠!

3.買保險最好一次買夠,一直適用?

「買保險絕不是一次就OK,」。投保千萬不能怕麻煩,企求有個「萬年保單」。
投保人應視自己的財力與需要,至少每隔幾年就須重新檢視保單,
了解是否能夠反應當時的需求。

4.買愈多愈好?

不見得買愈多就愈保險,重點在是否買對。

買醫療保險要看手邊已有什麼保險,是否衝突。目前醫療保險的理賠方式,分實支實付與定額給付兩種。其中,實支實付型的保險公司必須以醫療院所的收據正本申請給付,所以如買兩個以上的實支實付型醫療險,有一個保險將因無法出示收據正本,無法獲得理賠,徒花保費。另外就是,你所花的醫療費用若高於保險額度,則可由第一家保險公司開立差額收據,再向第二家投保公司申請理賠金額不足的部份。(不過,現在有些保險公司的醫療險是開放副本理賠)

另外,有些公司幫員工投保的團體醫療險,通常屬於實支實付型,因此在規劃個人的保單時,可改保定額給付型的保險,避免重複。

5.等年紀稍長後再買?

剛好相反。醫療保險愈早買愈好,但不要浪費,保險費率會考量投保人的健康風險。
一般而言,年紀愈大,發生疾病的機率較高,保費自然比年輕時投保來得貴。

但年輕時經濟恐較不穩固,要避免保費變成生活的一大負擔,如果買的是可隨時調整
保險額度的醫療險附約,可先買基本額度,日後再視經濟改善的情況,
隨時加買更多額度。

6.等健康真正亮紅燈,再買保險也不遲?

很多人都是生了病或身體變差,才想買保險,
但事實上,「失去健康的人買保險的代價很高,」

健康亮紅燈才要保險,因為保險公司理賠的機率提高,
投保人可能會面臨被保險公司拒保、提高保費,或是有問題的器官或疾病不保
(批註除外)等情形,不論哪種情況,對投保人來說都划不來。

「意外與明天不知哪一個會先到,」達賴喇嘛曾如是說。
禍福旦夕,人生時時充滿變化。

將「健康」視為一項管理課題,預先規避風險,是聰明的現代人不可少的觀念。
這樣的想法,不僅是求降低個人或家庭的財務壓力,
也是為了替自己的生命爭取更多尊嚴。

「醫療保險是個人生活品質的一部份,而不只是面對疾病危機而已」。